中心传动刮渣机
适用范围
中心传动浓缩刮泥机,适用于各种圆型污泥浓缩池的刮泥与排泥。该机为中心传动,其传动力矩大,节能。通过上部进水管,经稳流筒配水,中心排泥,周边排水,保证水流均匀。设有过载保护装置,可与微机联网控制。
中心传动刮泥机构造特点:1、沉淀池为混凝土或钢结构,池底稍呈椭圆形,池底为排泥斗外接排泥管。2、工作桥为混凝土或钢结构,本设备不包括池体和工作桥,用户自行解决,我厂可申请设计制造钢结构池体和工作桥,供应用户。3、耙式刮泥机,由耙架、竖轴驱动装置和过扭距安全装置等组成。 耙架由两个大耙和两个小耙组成十字形,与稍呈椭圆形的池底平行。耙架与竖轴用十字头固定连接,竖轴上的轴承为向心和推力轴承的组合,用润滑脂润滑。水下为滑动轴承,由尼龙衬套等组成,用压力清水润滑。 竖轴下端伸入排泥斗,下轴端紧固着刮泥刀,用以刮排泥斗中的集泥,以使均匀排出。基本参数表注:1.处理污泥状态为进水悬浮固体含量250mg/l,去除率80%,底流含水率98%
2、池面负荷,池径16m及以下,按50m3/㎡.d计算,池径18m按45m3/㎡.d计算,池径20m,按40m3/㎡.d计算
3.污泥与池底的摩擦系数为0.1
4、池深度,为减速机混凝土基础上平面至池底排泥斗上口的高度,分别为4.5m、5m、5.5m、6m等,由用户确定
5.池底坡度为1/10 GJ-F型刮泥机技术参数
关于混合时间,不少的研究者得出了一些计箅公式,虽然结果很不一致,但从这些公式中还是能 够看到主要的影响因索,这对理解混合过程的机理 是有帮助的。从公式中看出混合时间与搅拌器的几何尺寸、叶轮的排出流量、叶轮转速及搅拌器的功 率大小有关,这个问题将在后文谈到搅拌器的功能 时再作进一步的讨论。
不互溶性质液体的搅拌
不互溶液体的搅拌的目的有的是把分散相的液 滴直径细化,以得到均匀的分散质,如制备悬浊液 和乳化液;有的是使液滴细化,增大相间接触面 积,以进行下一步的萃取或化学反应等。对于化学 反应只有传质速度低于化学反应速度时才有利用搅 拌来強化反应过程的问题。
在制备悬浊液、乳化液时,是通过分散达到罐 内的两相液体均匀状态。评价这一搅拌作的指标 就是分散相的分散度(如分散相的比表面积或分散 相的液滴直径分布)和达到这一指标的作时间。 在搅拌作用下进行萃取、化学反应时,其较终目的 是某一物质成分的传递或某些物质间的反应。其评 价指标是传质速度与反应速度、而这时搅拌的作用 仍是使液相分散细化,相接触面积、增大传 质系数和反应速度。不过这时并不一定要求全罐内 都达到均匀的分散状态,而只要在罐内的局部区 域,例如搅拌叶轮的附近,有强烈的分散作用. 使罐内液体顺序循环经过这个区域发生传质与反应,然后再循环流到罐内其他区域就可以了。因此 可以说,使分散相细化分散.并在罐内造成循环 流动,这就是不互溶液体搅拌过程对搅拌的基本要 求,其中较主要的就是要求搅拌有细化分散的作用。
搅袢设备把框式搅拌器与另一个 仔心搅拌器进行组合,由于两个搅拌叶轮安置在同 一轴线上,故称作同轴组合式搅拌设备。框式搅拌 器上可带刮板也可不带刮板;中心搅拌器可以是高速旋转的齿片,也可双层涡轮,也可以 是适合于更?{黏度的不规则四边形叶轮等。驱动电 机可以是定速的,也可是无级变速的。可通过开环 或闭环的控制单元来控制功率的输人并进行黏度的测量。这种搅拌设备适合于非牛顿型流体和热敏性 液体的混合,也适合于作为中、高黏物料的反应 器。较大适用黏度为3000Pa.s,其较大的容积达25m3 较大输入功率为250kw。
搅拌过程与搅拌器型式
搅拌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单元作,它的复杂性正 在于它的原理要涉及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及化学反 应等多种过程。从本质上讲搅拌过程就是在流动场中 进行单一的动量传递或者是包括动量、热量、质量传 递及化学反应的过程,而搅拌器就是通过使搅拌介质 获得适宜的流动场而向其输入机械能量的装置。因此 流动场问题能量问题一直是搅拌过程所研究的 主要课题。不同作目的的搅拌过程需要什么样的流 动场,需要供给多大的能量以及各种型式的搅拌器能 提供什么样的流动场、供给多大的能量,这些相互关 联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根据目前的研究及生产实 践的成果,围绕这个问题进讨论还是十分必要的。
搅拌过程常有设备放大的问题,主要是解决搅拌罐、搅拌器的放大以及运转条件的确定。目前这 方面也还存在着如何选定放大准则等问题。
搅拌过程既然有赖于搅拌器的正常运转,当然 搅拌器的结构、强度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搅 拌作的多种多样,也使搅拌器存在着许多型式。 各种搅拌器在配合各种可控制流动状态的附件后, 更能使流动状态以及供给能量的情况出现多种变 化,更有利于强化不同的搅拌过程。典型的搅拌器 型式有桨式、涡轮式、推进式、布鲁马金式、齿片 式、锚式、框式、螺带式、螺杆式等。
搅拌过程的研究需要多种先进的精密的测试仪 器,近来能够測试的参数已经渐渐增多,这就推动 了搅拌理论的研究工作,但是没有解决的课题仍然 很多。目前搅拌器的设计方面还多是根据一些个别 条件下的实验资料,要达到较佳目的的设计还很 难。期待着搅拌过程的理论研究能与实际技术密切 地结合,使搅拌器的设计更有效,使搅拌过程的进 行更合理。
搅拌过程的种类以及对搅拌器的要求